公司短期不经营。因为某些原因,公司注册下来后并不能够立即开业,短期内无法经营,按照规定是完全可以的。
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,现在注册公司的难度大为降低,比如说注册资金改为认缴制,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,都十分有利于创业者注册公司。
但是,也因为这样,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司注册下来后,并没有开展经营活动。所以就有人会咨询:公司注册了不经营可以吗?
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情况进行回答:
1、公司短期不经营。因为某些原因,公司注册下来后并不能够立即开业,短期内无法经营,按照规定是完全可以的。
2、公司长期不经营。如果是长期不经营,那么就会有问题。
因为根据规定:
公司超过六个月不经营,将会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,进而导致公司法定代表人、股东等被工商部门列入黑名单,影响法人征信。
还要注意的是,短期内不经营虽然可以,但前提是必须完成下列的事项:
1、税务登记
公司注册下来,必须要进行税务登记,并且核定税种。
2、银行开户
不管企业经不经营,涉税事项都是需要办理的。而办理的前提是,有企业银行账户。
3、记账报税
按照规定,公司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记账报税。如果连续3个月不到税务登记机关纳税申报的,税务登记机关将对该企业的税务登记给予注销的处理。
当税务登记证被税务局注销之后将不可能在被恢复,也就是说,企业的所有证照都会因为税务登记证的注销而相继作废。
所以,公司如果是短期内不经营,上面的事项就要办理好;但如果是决定了不再经营,那么最好的做法,就是进行注销。